只有经常不断学习,才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,预防火灾的发生,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,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为我们的社区、我们的家人和朋友等创造一个更安全的世界。
问题1:
耐火一、二等级的相邻建筑,如果较高一面是没有门窗洞口的不燃性外墙时(比如两座建筑的相邻山墙面),或外墙窗口采用甲级防火门窗,是否可以按照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及应用》3.4.1-图示4和5.2.2-图示6示意的防火间距进行减小?由于山墙面的开口较少,安装防火门窗也较为方便,按这个思路,所有不同高度的相邻建筑的山窗面,都可以满足这两个减少防火间距的要求,是否合理?
回答:
(1)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-图示及应用》3.4.1-图示4对应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(2018年版)》GB 50016—2014第3.4.1条第3款:两座耐火一、二等级的厂房,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、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、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本规范第6.5.3条的规定设置防火卷帘时,甲、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;丙、丁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。(2)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-图示及应用》5.2.2-图示6对应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(2018年版)》GB 50016—2014第5.2.2条第5款: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,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、窗,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》GB 50084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本规范第6.5.3条规定的防火卷帘时,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.5m;对于高层建筑,不应小于4m。(3)上述两项条文并未要求提高外墙的耐火极限,当不开设洞口时,其耐火性能理应高于开设门窗洞口的外墙(不管墙体上的防火门窗耐火等级多高,开设洞口后势必降低耐火性能)。因此,从合理性角度,对于满足以上条款的相邻两座耐火一、二等级建筑,当较高一面外墙不开设门窗洞口时,应可按照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及应用》3.4.1-图示4和5.2.2-图示6示意的防火间距进行减小。
实际应用中,一些相邻建筑的山墙面均可能无需开设洞口(即使开设洞口,也较方便设置为甲级防火门窗),且可以按上述规定减少防火间距。但此条文本意为个别情况下的特别处置措施,并不宜普遍应用,否则将对灭火救援造成不利影响。因此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(2018年版)》GB 50016—2014第3.4.1条第3款和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(2018年版)》GB 50016—2014第5.2.2条第5款的这两款规定确实存在不尽合理之处,应尽量避免采用。确需应用时,考虑耐火一、二等级厂房和民用建筑的外墙耐火极限较低,有必要适当提高这两条规定的外墙耐火极限要求,建议不低于2.0h。
问题2:
疏散走廊两侧的隔墙上的门、窗户的大小、耐火极限有没有规定?疏散走道两侧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有何要求?大空间内设置的玻璃隔断是否有耐火极限要求?如采用防火玻璃,是否需要同时满足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?
回答: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50016-2014(2018年版):
确定墙的耐火极限不考虑墙上有无孔洞,但规范没明确孔洞大小。
《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》JGJ66-2015
《建筑高度大于250米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加强性技术要求(试行)》的通知(公消〔2018〕57号)
第二条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50016的规定外,尚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承重柱(包括斜撑)、转换梁、结构加强层桁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.00h;
2 梁以及与梁结构功能类似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.00h;
3 楼板和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.50h;
4 核心筒外围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.00h;
5 电缆井、管道井等竖井井壁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.00h;
6 房间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.50h、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.00h;
7 建筑中的承重钢结构,当采用防火涂料保护时,应采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。
第三条 防火分隔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建筑的核心筒周围应设置环形疏散走道,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;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50016-2014(2018 年版)实施指南》
疑点 5.1.2-1: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能否设普通玻璃窗?
释义:疏散走道是建筑内连接房间疏散门与楼层安全出口的交通联系通道,在火灾时用于人员疏散,要求具有一定的防火防烟性能。因此,在疏散走道两侧要求设置防烟隔墙。为了保证疏散走道内不受火灾和烟气的影响,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上除必须布置用于交通联系的门外,不应开设其他窗洞口;当必须开设时,应具有相应的防烟性能,门上的亮窗面积较小,可不考虑其对烟气蔓延的作用。
《T/CECS 6822020玻璃防火分隔系统技术规程》
4.1.1条文说明
地方标准:
《2021年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》
——2021 年给排水专业施工图审查技术问答
三、自喷
6、作为疏散走道隔墙的防火玻璃,耐火极限应满足1小时设计要求。如建筑专业设计采用C类耐火完整性1小时但不满足耐火隔热1小时要求的防火玻璃,给排水专业采用防护冷却系统,这种做法是否可行?
答:1用防火玻璃代替疏散走道隔墙,要满足耐火极限1小时的要求,即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。
2可以采用防护冷却系统保证防火玻璃耐火隔热性,应注意以下几点:
(1)喷头以上部位防护冷却系统是保护不到,应采用其他防火隔断措施。
(2)防护冷却系统喷头距防火玻璃距离,水平型不大于0.3m,直立型不大于0.05m。
(3)参见国标图集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》19S910,P90。
(4)按可燃物存在的情况确定单边或双边设置(如仅走道设自喷的场所)。
(5)系统设计流量按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》GB 50084-2017 第 9.1.4 条确定。
《2020年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》
2.3 公共建筑
2.3.1 建筑分类和耐火等
9、一、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耐火等级应为不燃烧体 1.00h, 但门、窗户的大小、耐火极限没有规定。疏散走道两侧墙上开设门窗洞口有何要求?
答: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50016-2014(2018 年版)中对疏散走道两侧门窗 的耐火极限没有明确规定。当走道两侧采用玻璃隔断时(包括全部和局部),玻璃隔断应满足耐火极限 1.00h 的要求。
《南京市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技术指南(试行)》
问题1.1.2-19:疏散走道两侧墙体耐火极限不符合要求。
1.问题描述
一、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,疏散走道两侧采用普通(钢化)玻璃隔墙,耐火极限不符合要求。
2.规范要求
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(GB50016-2014<2018版>)有关规定:
3.2.1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、二、三、四级,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,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,不应低于表3.2.1的规定。
5.1.2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、二、三、四级。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,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5.1.2的规定。
《山东省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部分条文适用指引》
2.6 建筑构造
2.6.8疏散走道两侧隔墙上设置的大面积高窗或落地窗,此窗需满足《建规》对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要求吗?大空间内设置的玻璃隔断是否有耐火极限要求?
1 一、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应为耐火极限1.00h的隔墙,除规范另有规定外,墙上的门窗可为普通门窗,窗的面积比例规范没有限制,但一般情况下窗的面积不应超过窗所在房间墙身面积的50%。当窗的面积超过窗所在房间墙身面积的50%时,应采用乙级防火窗或设置耐火完整性和耐火隔热性均不低于1.00h的玻璃墙体。门可按普通门设计。
2在大空间内设置的玻璃隔断,当不作为疏散走道使用时,玻璃隔墙(隔断)的安装位置及耐火极限没有要求。
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《石家庄市消防设计审查疑难问题操作指南》
5 建筑构造
5.0.16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能否设普通玻璃窗?
处理意见:一、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的耐火极限为 1.00h,疏散走道两侧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 1.00h。
《DBT 29-264-2019天津市城市综合体建筑设计防火标准》
4.2.12 超市、卖场等开敞式营业厅与其他功能区域,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.00h 的防火隔墙、乙级防火门、乙级防火窗、防火卷帘与其他区域分隔。对于封闭的商铺通过疏散走道进行疏散,当采用防火玻璃等材质时,其耐火极限应满足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要求,并应在疏散门口采取防止烟气外溢的措施。
《江苏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常见技术难点问题解答》
第一章 建筑专业
1.3 公共建筑
2、办公楼走道两侧设置的玻璃隔断、幼儿场所为了通风在走道隔墙上设置的窗户等耐火极限是否有要求?
答: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50016-2014(2018年版)中对疏散走道两侧门窗的耐火极限没有明确规定。当走道两侧采用玻璃隔断时(包括全部和局部),玻璃隔断应满足耐火极限1.00h 的要求。
在专门规范中对疏散走道两侧门窗有防火要求时,应按专门规范执行,如江苏省《住宅设计标准》DGJ32/J26-2017等。

免责声明
本公众号部分转载的文字、图片源于互联网,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非商业性教育科研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、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原作者不同意转摘的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!
感谢您的关注,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欧特美得的全体员工随时为您提供服务。
业务咨询:于总13898188198
售后服务:田经理13998348438
公司官网:www.syotmd.com
客服电话:024-24213682
微信公众平台:syotmd
温馨提示:长按二维码图片点击“识别图中二维码”选项,可进入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界面,点击“关注”即可。
|